2)第九十七章 初见飞舟(二合一大章)_异世界征服手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之外的作用力,与重力等大反向时,人即可处于悬浮态。

  目前我们有很多技术看上去好像都可以实现这一点。

  例如飞机、火箭、磁悬浮等等。

  但这其实都和反重力不搭界——一丁点儿都不搭界,包括磁悬浮。

  因为反重力需要构建反引力场,而飞机实际上只是利用了伯努利原理。

  换句话说。

  要是飞机与空气没有发生相对运动,飞机是不可能飞起来的,但是反重力可以。

  反重力的真正核心,是让物体自身产生抵消重力的能量。

  为了让鲜为人同学们听得更明白一点,这句话的进一步解释就是:

  飞机在天上飞不是反重力,只有做到让普通人能站在天空上造飞机,那才叫反重力。

  反重力设备无法造出的原因很简单:

  在目前的理论体系里,人类没有任何手段去屏蔽引力的影响、让物体的惯性消失或是让飞行器在引力作用下反向加速,人类也造不出负质量的奇异物质。

  虽然卡西米尔效应之类可以提供等效的负质量,但是它的数额实在太小,在反重力方面不起作用。

  毕竟目前的引力理论体系的核心,还是以爱因斯坦场方程为主。

  众所周知。

  爱因斯坦场方程将引力描述为质量和能量造成的时空弯曲。

  只要观测得出物质与能量在时空中的分布方式,就可以计算出时空的曲率,进而计算时空弯曲的结果。

  这很好地解释了水星近日点岁差偏移、引力场中的光线红移、光线弯折问题。

  一百多年来,天文观测获取的实验数据与广义相对论符合的程度,要远好于其它试图解释引力现象的理论。

  但恰恰就是这个帮助人类跨出很多部的模型,它是不允许所谓反重力飞行器存在的。

  即使你动用大量的负质量来产生曲率变动,得到的也不是反重力,而是具有极大毁灭性力量的曲速引擎。

  没办法,因为目前地球的科技树攀爬的实在有限。

  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重力的基本原理和计算公式,但是对于重力产生的原因和作用的方式了解还不够。

  倒是16年引力波的发现有可能引导科技突破这一瓶颈。

  但无论这条路有多难。

  对于曾谷成这类物理学家来说,反重力技术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们毕生追求的信仰!

 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种!

  此时见到了这样一条疑似通过某种手段达成反重力效果的飞舟。

  曾谷成就像几天前那个飞到霓虹和泷x萝拉深入探讨人生哲学的老哥一样,仿佛见到了某种人生目标具现般激动的情难自已!

  见自己的副队长一副快要翻白眼马上心肌梗塞的模样,林立先是摸了摸胸前的速效救心丸,接着一把按住他:

  “老曾,你先别着急,大莫界多得是未知等待咱们去研究呢,你先别把身子激动坏了成不成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